快马住这份地震自救手册,危机时刻就靠它

最近地震频发,据中国地震台网公开数据,光是7月第三周就发生了9起3级以上的地震。

灾难一旦发生,生死存亡就在短短的12秒预警瞬息之间。对于地震这种突然袭来的自然灾害,我们要有对策的来保护自己,宁可千日不震,不可一日不防。

所以小编今天带来了一份地震自救指南,整理了人民日报、中国地震局科普的一些方法,请一定要牢记在心!

一、震前准备

1.提前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,以防手忙脚乱,耽误宝贵时间;

2.明确疏救路线和避难地点,并定出最快捷最安全的途径;

3.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,如人工呼吸、 止血、包扎、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;

4.白天和夜间都要进行地震应急演习。

二、震时躲避

1、家庭避震

▲  为了您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坚固家具的旁边;

▲  就近躲避,伏而待定,保护头部;

▲  远离炉灶、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,以免遭受失火、煤气泄漏、电线短路的威胁。

不同房间躲避要领

卧室:绝对不要钻进衣柜;躲开头上悬挂物;把房门打开。

客厅:将客厅当作转移地带;逃生用具应放在客厅明显处。

卫生间:守着水源,是生存几率最大、最安全的房间;但切莫在卫生间扎堆躲避。

2、楼房避震

▲  远离高楼层的窗户,高层面向马路的那面墙在地震时很不稳定,很容易将人甩出去;

▲  千万不能坐电梯,一旦断电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。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,应将各楼层按钮全部按下,一旦停下,迅速离开。

▲  离地面近就往楼下跑,离顶楼近就往楼顶跑,“见天见地”都相对更安全。

▲  就算是低楼层也绝对不能跳楼,不仅会导致骨折,还会被高空坠物砸伤。

3、学校避震

▲  课桌就是救命稻草,如果在学校上课时突发地震,要迅速抱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。

▲  有序撤离远离楼转角,这里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,要按照平时的演练有序迅速通过,前面的人可以为后面的人逃生留下时间。

▲  操场是最安全的地方,可原地不动蹲下,双手保护头部,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危险物。

三、震后自救

1、预备应急包:

▲  水、五日左右的粮食、贵重物品(现金、存折、证件、印鉴)、手电筒蜡烛火柴等、收音机、毛毯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、急救药品、背囊等。

2、稳定生存环境:

▲  保持呼吸畅通,挪开头、胸部的杂物,闻到煤气毒气时,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、鼻;

▲ 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,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;

▲  用砖块、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,以防余震发生后,环境进一步恶化。

3、设法脱离险境:

▲  保存体力,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;

▲  不要哭喊、急躁和盲目行动,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,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。

▲  如果受伤,要想法包扎,避免流血过多。

4、维持生命:

▲  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,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。

▲  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。

四、其他自救小常识

▲  无数次地震救援案例发现,在地震这种最危险的时刻,试图强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抢救伙伴及财物,都会加大被坠落物体砸中的几率!

▲  发生地震时,国际通用的逃生原则是“蹲下、掩护、抓牢”,时至今日这些原则仍然还有用,这样才能降低自己受到伤害的几率!

▲  地震时,晃动都是有规律的,当房子晃动时,应该躲在安全的地方思考要怎么逃生,等到不晃的时候迅速往安全地点移动!

▲  在发生大地震时,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。为防止混乱,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,把握正确的信息。相信从政府、警察、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,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,不要轻举妄动。

五、地震自救三字经

遇地震,莫恐慌,保镇静,少伤亡。

先判断,震近远,心有数,好防范。

颠簸早,是近震,先摇晃,震必远。

若近震,莫等闲,是远震,心放宽。

在地震等紧急灾害面前,人类是那么的渺小。面对如猛兽般突然袭来的自然灾害,我们能做的就是科学自救,减少伤害,防患未然。地震无情人有情,生命是脆弱的,也是坚强的,希望灾难远离,也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冷静,从容应对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